文源 | 源媒汇
作者 | 周艺
编辑 | 王言
以往在营销宣传上“大杀四方”的珀莱雅,近期因为一则广告险些翻车。
7月1日,有媒体指出,珀莱雅品牌在宣传旗下产品红宝石面霜3.0时,多次使用了“抗老”的文字表述。但在国家药监局的备案中,该款面霜的功效备案中仅有“抗皱”、“紧致”以及“滋养”、“修护”方面的表述,并不包含“抗老”功效。
目前,根据国家药监局颁布的《化妆品功效宣传评价规范》,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项目中仅包含20项,“抗老”、“抗衰”并不在此列。之前,林清轩就因为在产品中使用了“抗老修护专家”和“抗衰”的表述,而遭到市场监管部门处罚。
源媒汇在珀莱雅天猫旗舰店发现,红宝石面霜3.0的产品详情页中,原本的“17年胜肽专研引领抗老新纪元”中的“抗老”,已被修改为“抗皱”,整个宣传文案中也删除了所有带“抗老”表述的词语。
展开剩余86%图片来源:珀莱雅天猫旗舰店截图
强监管之下,强如国货之光的珀莱雅,也需“谨言慎行”。不过营销上面的小翻车,无碍珀莱雅2025年再次发起“冲锋”的号角。
珀莱雅近期官宣了泰国顶流女星邝玲玲作为品牌灵感大使。这是珀莱雅2025年继刘亦菲、易烊千玺之后的又一次营销大手笔。
此外,随着公司进入百亿营收俱乐部,珀莱雅想要继续进步的野心更甚以往。老臣出走、新人就位,一轮换血过后,掌权不久的新总经理侯亚孟,提出了“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”的宏愿。
目标远大仍需脚踏实地,风头正劲的珀莱雅,今年更需“稳重”。
01
抗老里的“潜规则”
从法律的角度看,所有不符合现行化妆品20项功效分类的都属于新功效。而宣传新功效就需要进行特殊化妆品备案,比如防晒品类均为特殊化妆品。与美白、保湿等便于观测和举证难度较低的功效不同,抗老和抗衰涉及的生物学原理较为复杂,目前并未包含在化妆品功效分类中。
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,所有宣传“抗老”的护肤品,都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监管原则。但从品牌的角度看,相对于“抗皱”或“紧致”,“抗老”的表述会更加直接,有利于占领消费者心智,所有的高端面霜都倾向于用“抗老”来触达消费者,以增加销量和知名度。
为了规避监管,品牌在宣传某一产品抗老时,都会着重强调其使用的“成分”和“原料”在各类科学实验方面的抗老效果。比如珀莱雅红宝石3.0面霜,为其科研背书的核心成分就是“6重胜肽”。但归根结底,传统护肤品对于抗老的有效性仍有待考证。
另外,源媒汇也翻阅了珀莱雅其他产品的宣传描述,其高端线产品能量面霜的简介中,虽使用了“焕活细胞,源头抗老”的描述,但增加了一项注释:抗老指对肌肤松弛、皱纹等老化问题的改善。有了这项注释,抗老功效就约等于其备案中的“紧致”与“抗皱”。
用这种加注释“打补丁”的方法来通过监管,已经成为业内的一种“潜规则”。经源媒汇查阅,国际知名品牌修丽可和赫莲娜,为了在其产品中增加“抗老”的表述,也使用了此方法。
图片来源:修丽可天猫旗舰店
抗老、抗衰无法进入功效“白名单”,结果纵然是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”,但在某种程度上,严格的行业监管也能为目前国货美妆“重营销轻研发”的行业通病踩一踩刹车。
02
“身段灵活”的上半场
珀莱雅在渠道和营销策略上的修正与创新十分灵活,此次宣传材料中的表述不当被迅速修正,也能体现其如今的敏感度。
在达成百亿营收的上半程,珀莱雅的发展依靠自身系统的不断修正。
品牌建立之初,当国际品牌以高端价位占领一线城市时,珀莱雅专攻下沉市场的专营店。2011年时,其在化妆品专营店(CS渠道)的销售额已经达到全国第一,达成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布局。
之后又因为选中了大S(已故明星徐熙媛)作为代言人,品牌定位更加精准,大型商超、卖场的KA渠道也逐渐被珀莱雅占领。但在具备了较强的线下零售能力之后,电商时代到来,珀莱雅迅速抛弃原本的发展路径,转移线上专心做电商品牌。
根据公开数据,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线上渠道在2016-2020年获得高速发展,2021年线上渠道正式超越线下渠道。但珀莱雅在2019年的线上渠道销售额就已经超越了线下渠道,随后几年线下和线上的销售额差距愈发明显。截至2024年,珀莱雅的线下渠道仅占营收的5%。
而从营销投入方面来看,珀莱雅从2020年开始,每年的销售费用增长都在30%以上,2023年的增长达到了42%,同年营收的增长为39.45%;2024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增长了30%,营收增长21%。
销售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经侵蚀营收。
事实上,在珀莱雅的销售费用从2020年的14.97亿元增至2024年的51.61亿元时,同期其研发费用仅从7220万元增至2.1亿元。当销售费用的营收占比超过40%时,研发费用的占比仍在2%左右徘徊。
对营销的重大投入,让珀莱雅没有在广告上翻过车,在社会、女性议题上的频繁发声,让品牌形象得以提升。但前期的研发未能跟上,则让其一度出现产品翻车的情况。
2022年,珀莱雅明星产品“羽感防晒”因为生产批次成品存在差异,导致大面积售后退款。
但与这次在红宝石面霜3.0“抗老”字眼上的迅速修正一样,羽感防晒的完善售后也让珀莱雅挽回了不少品牌声誉。2025年,随着品牌引入刘亦菲作为防晒代言人,防晒品类正式成为珀莱雅重点发力的方向。
截图来源于天猫旗舰店
迅速更迭的渠道布局和营销身段的灵活变动,让珀莱雅完成第一个100亿的积累。但要从100亿迈入500亿,这中间产品力的不足和品牌力的关键提升,都需要依靠前期被忽略的研发力。
03
新愿景、新班子
舅舅方友玉退场,“二代”侯亚孟正式开启他的时代。
权杖交接之际,珀莱雅营销操盘手叶伟离职、首席研发官魏晓岚离职,但从业绩上看,人员变动无碍公司整体增长。
侯亚孟上台之后,迅速拉起人才大旗,其中最让业内侧目的是“研发天团”的落地。
从2024年末至今,珀莱雅官宣了全球研发团队的多位核心高管,分别是首席研发创新官孙培文博士,首席科学官黄虎博士,首席科学顾问、欧洲科创中心副总裁Lieve Declercq博士,以及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常晓维博士。
研发团队壮大后,珀莱雅的杭州龙坞研发中心、上海研发中心以及欧洲科创中心的全球布局也将更加完善。
前述四位研发人才均在美妆、日化领域拥有多年从业经验。孙培文和黄虎拥有宝洁的产品研发经历,也都曾效力国内美妆企业上美股份;Lieve Declercq和常晓维则分别来自国际品牌雅诗兰黛、联合利华,拥有较强的国际视野。
研发天团公布之后,珀莱雅的“数智化策略”提上日程,前LVMH时装部北亚区CIO胡宁波,成为珀莱雅历史上首位首席数字官,主导公司的全面数字化转型。
胡宁波之后,珀莱雅在2025年6月官宣了产品开发负责人兼品牌副总经理汪奕峰。后者拥有欧莱雅、拜尔斯道夫等美妆大厂的工作经验,在护肤和个人护理领域工作超20年。
官宣汪奕峰时,珀莱雅方面表示:“站在新的高度,珀莱雅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,强化科技力驱动的产品核心竞争力,实现从营销驱动到品牌驱动的关键跃迁。”
站在百亿国货美妆的起点,珀莱雅对于品牌潜力的挖掘和矩阵的扩充迅速提上日程。除了人才换血,其也在2025年官宣了多个新品,推出了医用械字号重组胶原蛋白敷贴,向轻医美的方向拓展品类。另外,珀莱雅作为主品牌,也开始扩充底妆品类,近期推出了粉底产品。
图片来源:珀莱雅小红书
2025年的“618”战报,珀莱雅再次大获全胜。达成天猫美妆618全周期排行榜第一、抖音618好物节美容护肤品牌榜第二,并在京东、拼多多、唯品会三个渠道达成国货美妆品牌榜的第一名。
如今的珀莱雅,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货第一品牌,但高处不胜寒,攀登下一个高峰的途中,仍需谨慎。
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发布于:广东省金富宝-炒股配资官网首页-证券app排行榜前十名-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